上天入海的“哪吒”如何煉成?學生“炸機”,導師跳水打撈

在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哪吒實驗室”,學生間口口相傳著一個故事:有個師兄在千島湖試驗時,航行器不慎“炸機”墜入湖中,導師曾錚一個猛子扎下去,把機體撈了上來,它當時纏在湖底的水草上。
澎湃新聞記者向曾錚求證,他笑道:“跳水主要在早期,后期機體越來越成熟,我跳水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2018到2020年是航行器滾動迭代、攻堅克難最緊張的時期,我跳水最多。”
“哪吒實驗室”研發的是海空跨域無人航行器——上天入海、飛潛合一,可在海空連續穿越并反復跨域。
從2016年起步,到2024年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奪冠,“哪吒”系列航行器歷經多次迭代,已完成全球首例真實海況下自主飛行、水下潛航及海空跨域航行全流程試驗,下潛深度突破100米,并實現3級海況(浪高0.5米至1.25米)下跨域起飛。
“‘哪吒’是在炸機中炸出來的。”曾錚經常鼓勵學生,航行器要在真正的風浪中測試迭代,不要害怕失敗,“出什么亂子我來兜底。所謂兜底是什么?我跳水去撈機體。”身為海洋學院研究員,他本身也是水上運動愛好者,持有開放水域潛水證書,皮膚黝黑,自稱承包了打撈工作。
玩笑背后,是無數次的試驗受挫:航行器被浪打翻、莫名故障、起飛失敗……在漫長的理論驗證、設計加工、組裝測試后,仍可能面臨推倒重來。博士生鄧嵐加入團隊僅三個月,卻感覺像過了一年,“人在痛苦的時候總是覺得時間很漫長”,隨即話鋒一轉,“但這三個月比我過去一年的收獲都多”。
從“炸機”到“沖浪”,在浪濤中尋找答案
有人說,“哪吒”要上天入海,不就是給潛艇插上機翼,或者給無人機穿雨衣嗎?有什么難?
9月28日晚,“青春華章·共赴山海向未來”主題展演的舞臺上,“哪吒”團隊成員用脫口秀回應:“海水密度是空氣的800多倍!什么概念?就好比讓你家電風扇不僅能吹風,還得跳進泳池當螺旋槳!更得自己蹦出來,甩甩水,繼續吹!”
2016年,曾錚在學術交流中了解到,臺風研究亟需水上水下一體化觀測設備,以便收集氣象和水文數據,而當時國際上尚無此類設備。一個大膽的想法由此誕生——設計一款既能在空中飛行,又能在水下航行的跨域飛行器。
然而,海水的密度大概是1.02克/立方厘米,空氣的密度約為0.0012克/立方厘米,兩者之間相差850倍,同一載體如何在物理性質迥異的介質中高效穩定地航行?
沒有先例可循,初期試驗充滿挫敗。曾錚記得,有時機體飛出去一分鐘就“炸”了,投到海里可能一去不回,反反復復幾個月時間,團隊只能不斷摸索和調整參數,持續改進。
2017年,“哪吒Ⅰ”誕生,實現了水上500米、水下50米的探索能力。
2019年,“哪吒”在平靜湖面起飛成功率100%,轉戰南海真實海況后卻降至20%以下,外海更是無法起飛。很長一段時間,團隊找不到突破方向。
有次在分界洲島試驗時,“哪吒”在波浪里怎么翻滾都起不來,曾錚只得下水打撈。返回時,一股浪涌來,他借力輕松地攀上浮臺,浪退時卻難以抓住欄桿。既然人在潮水中是這樣,航行器是不是也受到同樣的推力和拉力,是否能順水推舟?
于是,團隊開始研發“沖浪算法”,讓航行器自主感知波浪,選擇在波峰起飛。從理論驗證、人工造波模擬、湖泊試驗、海洋試驗,積累各種數據,最后試驗成功,幾乎花了3年時間。
2022年起,“哪吒”陸續完成全球首例真實海洋環境下自主飛行、水下潛航及海空跨域航行全流程試驗,實現3級海況下反復海空穿越,并在海洋試驗中率先突破了百米潛深,引領跨域航行器進入百米級時代。
目睹航行器在浪里起飛的瞬間,曾錚感慨:“那種欣喜程度,我甚至覺得三生有幸。我們非常幸運地看到了跨域航行器史無前例的一刻,它朝著實際應用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我們是它的創造者,那就更幸運了。”“沖浪算法”使“哪吒”一次性起飛成功率提升至86%,功耗、起飛速度也得到優化。
曾錚強調,“沖浪算法”不是憑空想象、閉門造車能發現的,必須要在一線,研究人員去感受波浪的力才可能有思路。因此,“哪吒”團隊每年組織至少2次湖泊試驗、1次海洋試驗,讓學生在實際風浪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在極限環境中錘煉,“痛苦也是進步的過程”
“這兩年我們跑遍祖國九省十四市,從千島湖到海南,從班公湖到萬寧。班公湖4200多米海拔,睡帳篷晚上冷到凍成篩子,還喉嚨發苦、沒食欲、高反……”脫口秀表演中,團隊成員調侃:“本以為是來搞科研,結果變成荒野求生。”
班公湖位于西藏阿里地區,是一座咸淡水交匯的高原湖泊。博士生宋緒旺對2023年7月的那次試驗記憶深刻:大片荒蕪,空氣稀薄,晝夜溫差大,住宿是行軍帳篷。
“我們幾個人高反嚴重,去的路上就吐了。頭兩天,白天一半時間在吸氧,晚上睡覺也得插著氧氣瓶。”宋緒旺說,更艱難的是試驗中,“要集中注意力調試設備,做著做著,腦袋開始發暈發脹,喘不上氣。”
熬過前幾天,團隊慢慢適應高原環境。半個月時間,“哪吒”多次完成水面起飛降落、水下潛航以及回收的流程,順利通過高海拔、咸水、強風環境的考驗。宋緒旺說:“第一次去高原做實驗,每個人都非常興奮。雖然身體有不適,但大家都把這當作新奇的體驗,我們當時心態還是比較好的。”
高原缺氧、出海暈船是自然環境帶來的身體挑戰,科研更多時候考驗的是心理承受力。
今年7月加入團隊的鄧嵐,不到3個月時間已完整經歷了機體結構設計、電路連接、軟件調試與湖泊試驗。進組一個月,他發現自己的進度落后于計劃,經常忙到凌晨2點,第二天早晨8點又到實驗室。9月初的千島湖試驗,更是對精神和體力的雙重考驗。
他在千島湖的一天大概是:早晨把設備搬到湖邊開始調試和下水測試,測試的過程中,經常遇到跟預想不一樣的場景,然后拆開設備,檢查每個零件,分析采集的數據,猜測原因,思考處理辦法,最后組裝回去,準備下一次實驗,“這種事情基本在一天內要完成,整個人的精神非常緊繃。”
最后一天,機體突發多處故障,時間緊迫,壓力巨大。幸運的是,“兩個師兄暫時放下他們手上的東西,那天上午一直在幫我組裝、調試,甚至前一天凌晨2點還幫我調試代碼,我很感動。”鄧嵐說,“每個人有自己的任務,但他們完全把我的事情當成他們自己的事情。”
這次試驗讓他感受到“精神上的突破”:“就像長距離跑步,后面已經沒有知覺了,完全靠大腦指令抬腳,但最終跑完了。痛苦也是進步的過程——肌肉斷了之后會長得更粗,精神也會變得更加強壯。”
從一個零件的組合設計,到一個系統的穩定性調試,到整個概念變成實物、進行試驗,科研的每個階段都可能有成就感,也會有挫敗感。“曾老師會鼓勵我說,沒事,這是你剛開始的錯誤,后面的錯誤多著呢,不要擔心這一點問題。”鄧嵐笑道,“你麻木地往前走,回頭看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已經成長了很多。我覺得這三個月比我過去一年的收獲都多。”這或許正是科研的魅力所在。
從實驗室到海洋,“哪吒”邁向實際應用
“過去10年是一個摸索的過程,國內外都在開展相關研究,摸索跨域航行器飛潛融合的最優構型。接下來10年是跨域航行器走向應用的過程。”曾錚表示。
目前,跟國內外同類產品對比,“哪吒”在下潛深度、負載能力以及海況適應性上都處于領先地位。“哪吒”系列也已研發出多款不同的構型,各有所長,除了空中飛行,還能實現垂直浮潛、水下滑翔以及水下自主潛航。小型輕便或高速的機型也陸續產出,靈活適配不同場景。
“既可以在空中對海面進行大范圍的遙感觀測,又能夠對水面或者水下目標進行精細化探查,這是海空跨域航空器最大的優點。”宋緒旺表示,團隊正推進“哪吒”產業化應用,臺風預測、生態監測、海域偵查等都是可應用的領域。這兩年陸續有單位提出合作意向,團隊根據需求開展定制化服務。
今年,“哪吒”團隊與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合作,在千島湖對“哪吒-飛潛”和“哪吒-飛漂”兩款設備進行試驗。前者搭載溫鹽深傳感器、自主采水器等,可完成水體剖面觀測、自動采水等任務;后者配備輻照度計、多光譜相機等科學載荷,可實現表層水體監測、光譜成像及多點采樣等操作。簡言之,研究人員可在船上遠程操控,“哪吒”自主采樣或空中掃描目標。
宋緒旺負責在航行器上安裝科學載荷。他解釋:“航行器相當于一個平臺,可以在空中、水下、水面航行,只有結合傳感器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多光譜相機、溫鹽深傳感器,相當于給航行器賦予視覺、嗅覺。”
“哪咤”也正從單機往多機群協同方向發展。水下電磁波衰減嚴重,不同機體之間依賴聲波來實現定位、通信和導航。主攻水下聲學定位導航的助理研究員王英強,去年加入了“哪吒”團隊。
原有的聲學系統只適用于大型潛水器,“哪吒”這樣的10千克量級機型無法承載,所以,王英強的任務是研制小型化、輕量化的聲學艙。他表示:“市場上能夠買到的模塊很難做到足夠小,所以內部的電路、模塊都要自己設計,相當于全部自主研發,這是比較大的挑戰。”
上海交通大學木蘭船建大樓一樓走廊的盡頭,貼著“上天入海”春聯的便是“哪吒實驗室”。貨架上擺著各種零部件與機體,黃色機身四旋翼的是“大寶貝”,黑色三角翼的是“二寶貝”……四周墻上掛著許多發明專利、獲獎證書,也留下不少優秀畢業生的肖像畫,他們都為“哪吒”的研發做出過重要貢獻。
除了導師曾錚和連璉,“哪吒”團隊全部由學生組成。過去的九年,一屆屆學生在實驗室埋頭計算、加工零件、組裝機體、調試參數,有時去學校的湖里試驗。這是科研更日常的狀態。
記者采訪時,樓道拐角處,一位博士生正在水箱中進行跨域航行器螺旋槳推力測試,采集數據。噪音轟鳴,他坐在折疊椅上緊盯電腦,發現隔著玻璃門有人,轉頭看了一眼又轉向屏幕。兩個多小時后,他還是一模一樣的姿勢,旁邊同學說:“他大概要做一個多月。”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項目)
本文鏈接:http://knowith.com/news-2-4526.html上天入海的“哪吒”如何煉成?學生“炸機”,導師跳水打撈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喜報!“聚·奉獻”杰出工程師朱衍波榮獲“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
關于印發《服務健康事業和健康產業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指南》的通知(教高廳函〔2023〕26號)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健全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工信部企業〔2023〕213號)
【解讀】證監會就《上市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購買資產規則(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中電數據科學與智能工程研究院成立
首屆中關村數字傳播論壇在京舉辦
《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
《綠色工廠梯度培育及管理暫行辦法》
《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
《工業領域數據安全能力提升實施方案(2024-2026年)》
如登春臺:石家莊井陘礦區代還信用卡墊還,專業公司可靠,值得信任
喜從天降:上海浦東新區代還信用卡多年經營,高效便捷服務
盤點:哪些商家能套提現白條(秒到流程+商家查找)-知者
升級:淘寶哪家店鋪可以套花唄,秒到賬走淘寶天貓流程操作
策略:微信分付秒到賬;分付如何快速提現
大吉大利:惠州代還信用卡取現,口碑商戶價格最低的地方
公開2024印度布加替尼多少錢一盒/一瓶?印度布加替尼哪里買真實購買渠道一覽!
馬到成功:上海浦東新區墊還信用卡,怎么刷出來,5種常用方式
教程:白條風控怎么套出來(最完美實用的6種變現技巧)-知者
分享:京東白條怎么刷出來(12種提現方法技巧分享)-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