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小伙,靠著ChatGPT套殼,狂賺5600萬

當大部分人還在討論AI將如何改變世界,已經有人靠著套殼ChatGPT,實現了財務自由。
這個AI暴富故事屬于兩個00后——18歲的Zach Yadegari和23歲的Blake Anderson。
去年4月,這兩個小伙做出了一款卡路里追蹤AI應用Cal AI。這個產品功能很簡單,通過拍照來識別食物熱量。
沒想到,Cal AI一上線,就展現了超強的賺錢能力。
上線一個月后,Cal AI的月收入就超過了100萬,且逐月遞增。到去年年底,Cal AI的ARR達到了800萬美元。
Cal AI的成功不是偶然。像這么猛的事,之前還發生過兩次。
在做Cal AI前,Anderson已經做出過兩個AI應用:戀愛助手Plug AI和穿搭助手Umax。
前者賺了228萬美元,后者賺了600萬美元。
更夸張的是,Anderson完全不懂編程,產品基于ChatGPT的無代碼開發。靠著這三個產品,Anderson的個人凈資產已經超過1000萬美元。
那么,Cal AI究竟是如何成功的?
兩點吊打競品:AI識圖追蹤熱量,準確率達90%
在開發Cal AI前,Zach就已經做出判斷:
“Cal AI類卡路里追蹤應用能在社交媒體上迅速走紅”。
之所以有這個判斷,完全基于他對健康飲食趨勢的深刻洞察。
這兩年,健康飲食成了歐美人上上下下的共識,而卡路里追蹤是最常用的方法。
在TikTok上,“卡路里計算”話題標簽積累了1.47億條帖子。部分歐美企業甚至直接將卡路里追蹤應用于員工健康計劃。
欲望在前,需求產品在后。在健身和飲食類類應用中,Cal AI類卡路里追蹤應用霸榜前列,有的甚至有了超2億注冊量。
不僅如此,Apple Watch等主流可穿戴設備也添加了卡路里追蹤功能。
顯然,Cal AI不是第一個做卡路里追蹤的,為什么這個產品還能跑出來?
這得益于兩點差異化設計:
首先,Cal AI明確聚焦于卡路里追蹤這一核心需求,簡化應用設計。
Zach注意到,傳統應用過時且復雜,比如MyFitnessBell還停留在手動輸入的時代。于是他在設計Cal AI原型時,摒棄其他類似應用繁雜功能,如追蹤睡眠、水合作用等,圍繞“拍照獲取熱量報表”打造體系。
簡單來說,Cal AI僅憑AI圖像識別就能評估營養成分。
根據Zach在官網的分享,當打開Cal AI對著食物拍照時,手機上的深度傳感器會計算出食物的體積。根據這些信息,借助經過數千張食物圖片訓練的AI會將用戶的餐食分解成不同的部分,計算它們相應的比例,并實時計算出卡路里和營養素。
也正因為如此,Cal AI打出了“只需一張圖片即可追蹤您的卡路里”的Slogan。
讓Cal AI與眾不同,還有數據精準。
Cal AI后端由ChatGPT模型處理,能夠根據用戶反饋來更迭模型。根據他們的測試,Cal AI的識別技術準確率一般可達90%。“這比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簽還靠譜,規定允許廠家在標簽上將熱量少標不超過20%。”Zach談到。
當然,光產品好還不夠,Cal AI在營銷和商業化能力上,也是杠杠的。
玩轉TikTok營銷,7個月ARR 800萬
Cal AI快速出圈,離不開其成功的營銷策略。
縱觀Cal AI的營銷打法,大致有KOL營銷、付費廣告、病毒式傳播三種方式:
①KOL營銷:
篩選健康和健身領域KOL聯系合作。通過支付預付款、捆綁視頻數量等策略降低成本,每月為KOL支付100美元到10萬美元不等。KOL在生活類視頻中自然植入Cal AI廣告,而Zach團隊進行控評和引導。(是不是很眼熟,簡直是小紅書的打法。)
③付費廣告:
嘗試Facebook、Instagram、TikTok和蘋果搜索廣告等付費廣告形式。蘋果搜索廣告可驗證產品競爭力,付費廣告每日投入7000美元。雖然付費廣告的盈利能力不如KOL營銷,但這是擴大收入規模的重要方式。
③病毒式傳播策略:
Cal AI的拍照顯示熱量功能本身具有傳播屬性。其在感恩節期間計劃推出免費活動,鼓勵用戶分享。同時,團隊開發內部工具輔助營銷,并將在viral.tech平臺發布,幫助他人進行營銷。
以上的推廣方法讓Cal AI以很低的推廣成本,接觸到了廣大受眾,也使得Cal AI迅速提高了知名度和用戶參與度。
而為了更好地留住這些用戶,Cal AI采用了遠低于市場價格的定價策略。
比如,Cal AI無免費試用版本,月費10美元或年費30美元(多數用戶選擇了按年付費),而MyFitnessPal等健康管理類產品的收費幾乎是Cal AI的雙倍,年費達到了79.99美元。
為什么定價這么實惠?Zach解釋,Cal AI優先考慮用戶獲取和市場滲透,而不是立即獲得高額的每位用戶收入。
出色的用戶增長策略加上優勢性的定價,讓Cal AI在短時間內實現了極為可觀的商業回報。
無代碼開發兩個爆款AI,狂賺千萬
你以為Cal AI已經很厲害了。但你可能不知道,這樣的故事已經發生過兩次了。
Cal AI的另一個聯合創始人Anderson在開發這個產品前,已經推出過兩個下載量超百萬的應用——Plug AI和Umax。
更夸張的是,與Zach不同,Anderson完全不懂編程,產品開發全靠ChatGPT。
先介紹第一個應用Plug AI,這是一款AI戀愛聊天助手。
用戶可以上傳自己的對話截圖,Plug AI會提供回復建議。產品發展之初,回復容易有“AI味兒”,而Anderson利用ChatGPT進行提示詞調整,改進了輸出質量,讓回復聽起來更有魅力了。
Plug AI自2023年7月上架谷歌商店,短短四個半月內下載量就突破150萬次。Plug AI的月營收達到了19萬美元,利潤率高達60%。如今,Plug AI已變現400萬美元。
Anderson的營銷手段也頗為特別。他僅憑兩位網紅和100美元的合作費,為應用在一周內帶來20萬次下載,首月收入8萬美元,相當于這兩段視頻有20萬美元的經濟價值。
他解釋說,他判斷這兩位網紅有很高的活躍粉絲數量,視頻觀看次數與關注者數量高度匹配。
在Plug AI獲得成功后,Anderson又推出針對男性的穿搭應用Umax。
Umax提倡“男性顏值提升”,會根據用戶上傳的照片提供個性化建議,由圖像識別GPT Vision(OpenAI的視覺功能API)進行分析。
營銷,營銷,還是營銷。
為了推廣Umax,Anderson與時尚KOL合作,比如潮流博主Sam Zia。初期的合作視頻,每個可以帶來數千次下載量,Umax首月收入達到了10萬美元,隨后月收入穩定在50萬美元以上。
自在2023年年底上線以來,Umax擁有了1500萬以上下載,創收600萬美元以上。
作為Plug AI、Umax和Cal AI這三款應用的創始人,Anderson個人的凈資產也超過了1000萬美元。
Zach與Anderson的成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
在AI時代的浪潮中,能夠脫穎而出的團隊,未必是財大氣粗的頭部大廠。當AI逐漸抹平技術鴻溝后,人才、創意與執行力才是比拼的關鍵。
本文鏈接:http://knowith.com/news-23-192410.html18歲小伙,靠著ChatGPT套殼,狂賺5600萬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刊發社評社論,媒體點贊《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
【解讀】本市新增8項專技人員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取得職業資格符合條件可聘相應職稱
【解讀】《海關總署關于失信企業認定標準相關事項的公告》政策解讀——案例篇
深圳技術大學逐層制備高效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
成都高新公安獲評四川省首批“科技興警示范建設單位”
《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
科技部辦公廳 中國科學院辦公廳關于公布2023年度全國優秀科普微視頻作品名單的通知
科技部關于開展2023年度科技統計調查工作的通知
順義區支持中介機構投資促進實施辦法(順投促文〔2024〕11號)
【公示】2023-2025年度北京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項目擬承擔“示范應用聯合體” 牽頭企業公示
奮發圖強:羊小咩額度怎么套?-?常用三個操作方法
最新方法:京東白條有辦法套出來嗎-本文詳細講解過程步驟
篤行致遠:美團月付商家提現秒到(新人教學方法有效問題)
聞名遐邇:東莞上門代還信用卡,找我就可以了,便捷商家
最新必讀:白條額度怎么套出來(真實一手商家安全可靠)-知者
三分鐘必看:DYDou分期大額找商家怎么取出
水滴石穿:享花卡額度怎么套出來,最新3種操作方法
水滴石穿:DY月付怎么套出來 - DY月付怎么提現
新手必學:羊小咩的錢怎么取出來全網最便捷:
京東白條換現秒到商家《新手必須知道的圖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