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復旦給了我前行的底氣和勇氣”,一顆小行星以90后復旦人的名字命名

今年9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公布了第5卷第20號《小天體命名工作組公告》(WGSBN Bulletin,Volume 5,#20),其中,第718863號小行星以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2019屆本科、2022屆碩士校友周文杰的名字命名。
這位90后復旦校友曾是復旦詩社社長,也是復旦天文協會的成員。如今投身AI大模型與語音合成的前沿領域,在不斷跨界中書寫卓越而有趣的人生故事。
“Zhouwenjie(周文杰)”星位于太陽系內,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密集區域,是一顆主帶小行星。仰望浩瀚星空,以這位橫跨語言學、天文。與AI領域的校友名字命名的小行星目前正以4.34年的公轉周期在宇宙中運行。
一顆“周文杰”星,肯定他在業余天文領域的貢獻
“周圍有朋友說,原來你悄悄干了件‘大事’!”周文杰笑著說。盡管小行星命名帶來不少關注,但他坦言生活依舊平常,“只是多了很多人來問我小行星命名到底有什么講究。”
“周文杰”星命名公告
小行星命名有一條特殊規則:發現者不能給自己命名,只能提名他人。“這是純粹利他的事。”這顆“周文杰”星,是由業余天文學家廖熙于2017年8月通過星明天文臺半米望遠鏡拍攝的圖像發現的。2024年獲得永久編號后,為了肯定周文杰校友在業余天文領域的成果和貢獻而命名。
在復旦期間,周文杰加入了星明天文臺——一個由天文愛好者組織運營的業余天文臺,面向大眾開放望遠鏡觀測數據,以公眾超新星搜尋項目聞名。2021年,他開始參與其公眾超新星搜尋項目(PSP)。相比于一些同好在幾千張圖片中就能有所發現,周文杰形容自己“倒霉但幸運”。在搜尋了超16萬張圖片后,他收獲了第一個發現——河外新星AT 2021yul。
“有的時候,天文觀測并不總是大家想象中的絢爛星空,只是一片黑白。”對著滿是噪點的黑白圖像篩查目標,需要的是對天文的熱愛和執著。“看圖像時會好奇,這顆天體在哪個位置,這個現象是什么原理。知識慢慢積累,也不覺得枯燥。”正是海量的積累和成千上萬的反饋,讓周文杰成長為一名經驗豐富的管理員,“對于能堅持下來的我來說,是極為幸運的。”
周文杰與天文協會外出觀星
對于天文的傾情投入并非沒有契機。進入大學后,周文杰曾作為復旦大學“思源計劃”團隊成員去甘肅支教,在那里他和隊員們被肅南的星空震撼,以至于讓他決定“從一個‘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之后,他加入復旦天文協會,和同學們一起外出觀測、拍照、看星星。“用自己的眼睛看天空,用設備記錄深空,體會純粹的快樂和感動。”
數以千計個投身巡天的日夜,并沒有辜負周文杰的熱愛。截止目前,他已經通過星明天文臺巡天計劃發現數百個新天體,涵蓋彗星(南山-哈恩彗星)、近地天體、瞬變源、變星、系外行星、潮汐瓦解事件、微引力透鏡事件等多種類型。基于一些發現,他還與國內外天文學家和天文愛好者合作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和研究快報。2023年,他參與合作的關于超新星SN 2023ixf的文章更是登上《自然》雜志(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843-6)。
天文發現之余,周文杰還與同好們撰寫多篇天文科普文章。在他看來,自己小時候是被科普圖書、科幻電影“圈粉”的,現在也希望成為那個講故事的人。“能激發一兩個人對天文的興趣,就不算白寫。”
從語言學跨向數據科學,復旦給足探索的勇氣
高中文理兼長的周文杰,考入復旦大學中文系。大一一門《語言科學》課程,讓他有了專業學習的“方向感”。
中文系教授陳忠敏扎實嚴謹的授課風格吸引了他。課上,他學會從不同角度去理解語言本身。隨后,他選修和旁聽了一系列語言學課程,一頭扎進去,對語言學著了迷。大一分流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語言學方向,“我想在我身上發掘文科中的另一種可能”。
為了讓語言學能力更落地,周文杰決定輔修數據科學。這個選擇并非一帆風順——數據科學第二專業要求修過高數,為此,原本無需選修高數的他在大三專門增修了高數課,大四正式開始第二專業修讀,直到讀研期間才完成第二專業的全部課程。“本科畢業前夕,同學們都在拍照留念,我還在趕輔修的論文考試。”這段經歷,周文杰至今難忘。
從專業背景和個人興趣出發,周文杰跟隨導師陳忠敏編寫《上海市志·民俗方言分志·方言卷》,持續參與有關方言的研究。在他看來,方言研究、方言合成技術及方言傳承,是具有吸引力且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在校期間,除了天文協會,周文杰還加入了復旦詩社,后來成為詩社社長,和同學們一起仰望星空,落筆成詩。“詩歌是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在他看來,這句話的重點不在“詩歌”和“自我”,而在“一種”——詩歌為他提供了萬千可能中屬于他的表達方式和勇氣,“這樣不那么精確但生氣勃勃的校園生活,是難能可貴的”。
“不用把詩歌或者其他興趣,和自己的生活、工作或學習完全綁定。”在周文杰看來,學科需要交叉、興趣應當多元。復旦賦予他的是一種“自洽”的能力:“不必被文理‘標簽’限制,重要的是保持探索的‘松弛感’。內核的東西,永遠不會丟,它活于每一個你。”
將在復旦練就的“數據思維”,帶入AI大模型研發
碩士畢業后,周文杰入職科大訊飛,主要負責多語種語音合成的資源與技術工作,參與AI語音大模型研發。
“要把多語種語音庫建好,就要知道為什么每個決策和處理是這樣的。”在他看來,“語音合成不只是技術活,更離不開語言學的底層邏輯。”
從音庫建設到用戶偏好分析,從合成評測到專業反饋,在復旦中文系所學的語音、語法、語用等知識,成為他工作中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
“仰望星空與深耕AI,看似兩個世界,但其實都在處理復雜系統,都需要讀懂數據。”這種數據思維的養成,與周文杰在復旦中文系的學習密不可分。那時,老師們經常強調,數據是會說話的,要能聽懂和看懂數據,需要完備的邏輯思考能力。
周文杰與同學們在光華樓西輔樓701-702分享新研究、新想法
光華樓西輔樓701-702徐彥平語言學實驗室,是周文杰和同學們培養數據思維的重要場所。在那里,大家分享最近的研究和新想法,所有人都會毫不留情地指出其中的問題。陳忠敏、陶寰、盛益民、董建交等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師們,常與同學們圍坐討論、犀利提問,從各個角度給出建議。“每個人都要直面問題的本質,學習他人如何看待語言材料、數據與研究。這些經歷,共同塑造了我們的底層思維方式。”
“是復旦、復旦中文,給了我前行的底氣和勇氣。”周文杰說。從星空到語音,從詩歌到數據,在他心中,復旦賦予自己系統的專業能力,能帶著腳踏實地的信念步入職場,在多元世界中走出自己的軌道。
本文鏈接:http://knowith.com/news-3-3951.html“是復旦給了我前行的底氣和勇氣”,一顆小行星以90后復旦人的名字命名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期盼春天的唯美句子
描寫冬天的唯美句子
寫景的古詩
法人授權委托書參考
臺詞對白
第二學期中學語文教研組教研工作計劃
描寫大寒的唯美句子
半導體銷售年度工作計劃
法院授權委托書
個人委托書的收款
大吉大利:廣州白云代還信用卡可長期合作,高效便捷服務
快收藏!帶你了解印度依普利酮哪里買代購詳細梳理解答,印度50mg依普利酮多少錢一盒全新價格一覽表出爐!
大吉大利:廣州荔灣區代還信用卡最便宜的地方,多年經驗誠信
小白必懂:DY月付怎么取出現金安全秒到-
風馳電掣:昆明富民縣代還信用卡分享四大方法,最新操作秒到方法
心花怒放:青島即墨區墊還信用卡,分享四大方法,最新操作秒到方法
新聞:羊小咩享花卡提現秒到賬「秒到流程+商家查找」
一分鐘學會: 得物佳物分期怎樣套提現出來 分享6個有效技巧
通報:京東白條怎么套出來(五種方法提現詳解)-知者
親測讀懂:拼多多先用后付怎么套出來的 - 推薦十個操作流程